过度防晒不可取

2023-08-21 16:30:40 来源:新华社

当人们不遗余力地防止任何一丝阳光侵害皮肤时,也将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自然过程阻断了。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姜颖慧、赵雯雅 编辑覃柳笛

2022年7月14日,炎炎夏日,在辽宁沈阳北陵公园,市民为遮挡烈日暴晒戴着防晒帽、脸罩、手套等“全副武装”晨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夏天,全球多地拉响高温警报,民众生活面临多重“烤”验。酷热之下,防晒市场潜力巨大,防晒用具推陈出新,普及率极高。曾被人们戏称为“脸基尼”的防晒面罩在大街上司空见惯,遮阳伞、防晒衣也在被商家赋予“专业”属性后成为夏日必备,款式五花八门,价格扶摇直上。

我们是否有必要通过全副武装的方式对紫外线严防死守?怎样做才是理性防晒?

不必全副武装

每到夏天,防晒成为许多女性生活中的一项大工程,一些“严防死守派”更不分场合、不分时段,坚持360度无死角防晒,先涂防晒霜,再戴防晒面罩、墨镜,穿好防晒衣,撑起遮阳伞,只要出门就全副武装,如临大敌。

生活在上海的范女士就是严格防晒的一员。“我坚持这样的防晒方式至少十年了,最开始决定这么做,是某一天知道了人体皮肤的衰老80%源自紫外线。”范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她可能是大街上第一批戴上防晒面罩的人。

范女士是典型的城市上班族,每天朝九晚六,接触到阳光的机会是“从家里到地铁站、从地铁站到公司,走路一共不到20分钟”。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病的主治医师李大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人们多在早晚日晒不强烈的时段通勤,涂抹防晒化妆品或者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遮阳镜即可,不需全副武装防晒。”

“当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UVA(长波紫外线)和UVB(中波紫外线)会穿透表皮层,进入皮肤的深层组织,引发一系列反应,包括产生黑色素。”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李承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在紫外线不是很强的情况下、单次15分钟之内,是晒不黑的。”

小心维生素D缺乏

紫外线对人体并非只有害处。其实,适量紫外线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经常曝晒于强紫外线下,会增加皮肤受损和变黑的风险,但中波紫外线(UVB)同时对合成维生素D大有裨益。”李承旭说。

相关研究表明,防晒霜的SPF值(防晒系数)有量化阻止UVB的能力,使用SPF30的防晒霜,可以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97.5%。换句话说,当人们不遗余力地防止阳光“侵害”皮肤时,也将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自然过程阻断了。

李大伟正在研究维生素D与神经免疫疾病的关系。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许多免疫性疾病,包括一些罕见病,生活在赤道地区(日照充足)的患病人口较少,而高纬度(缺少日照)的患病人口则多得多。研究认为,这可能与日照不足导致的维生素D缺乏有一定关系。维生素D可以调节机体的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有助于降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临床复发。”

“与日照充足人群比较,日照不足而维生素D缺乏人群发生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免疫和退行性疾病等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李大伟说,“许多研究发现,免疫疾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健康人群普遍偏低,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控制疾病的活动度;然而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约80%在皮肤表皮合成,仅20%从食物中摄取。”这意味着,人体需要适度的日照来补充维生素D。

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范女士被提示“维生素D缺乏,不到20个单位,正常是在30—100(ng/ml)之间”。这个体检结果让她意识到,自己有可能防晒过度。之后,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和日晒,她的维生素D水平提高了,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维生素D的缺乏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了中国人维生素D的摄入状况:2016-2017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为18.6%;2015年,18岁及以上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率为21.4%。1/5的人口缺乏维生素D,这和户外活动不足密切相关。

科学防晒有门道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显然是对国人健康有益的做法,但作为皮肤衰老的最大元凶,紫外线又不能不防。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防晒方式、避免过度防晒尤为重要。

“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不同肤色的人对紫外线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李承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皮肤脆弱或光敏感人士应减少光暴露,以物理遮挡方式为主。”

对于常见的三种防晒方式,李承旭的排序是:避免日晒>物理遮挡>涂抹防晒霜。他表示,涂防晒霜“属于防晒中的替补选手”。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晓东也建议,出门前应了解当天的紫外线指数——其是通过一组变化范围在0―15的数字,来标示太阳光线中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可能损伤的程度。“紫外线强度分为弱、中等、强、很强和极强5个等级。指数在2以下,可以安全地进行户外活动;指数3-7,外出时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中午时间尽量找遮阴处;指数8-11及以上,应减少户外活动,在户外时多停留遮阴处,穿防晒服、戴遮阳帽和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李大伟也提到了“规避性”防晒方法,“避开紫外线指数数值高的时段和地点,如中午及下午4时之前;避开可反射紫外线、增加紫外线指数的区域,如海边沙滩、城市高层建筑的墙面或玻璃幕墙、汽车窗玻璃等处”。

至于防晒霜,也并非SPF值越高越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UVA(长波紫外线)保护因子(UVA-PF)含量高的防晒霜,相比于 UVA-PF含量低的防晒霜,更不容易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这提示我们:可以选择富含UVA防护成分的防晒霜。

张晓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应根据皮肤状况来选择防晒霜,“‘油皮’‘痘痘肌’应避免厚重的物理防晒剂(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易过敏体质应避免化学防晒霜”。

李大伟补充说:“食物补充剂或口服药物也可对抗光氧化损伤,如含胡萝卜素、多酚、青石莲提取物、益生菌、硒、大豆异黄酮、巧克力、咖啡因、必需脂肪酸等食物;维生素C/E、烟酰胺、非甾体抗炎药、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等药物。”

李大伟表示,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适合晒太阳,第一个时段是上午9时至10时,第二个时段是下午4时至5时。“纬度和季节可能会对该时段日晒效果产生影响,但用‘影子原则’来选择晒太阳的时间段更简单、有效。当影子的长度短于身高时,光照过强,不宜出来晒太阳。”

总之,过犹不及,根据自己的肤质和日照强度等具体情况选择防晒措施,才是明智之举。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峡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